一晃眼,2021已將要過去,今天是1224日平安夜,是一年一度的聖誕節的前夕,根據基督教所傳講的事蹟,是那位要將世人從罪惡拯救出來的救世主耶穌基督出生的前夜。

筆者曾於《東京生活》的讀後感裡熱切的向大家分享喜愛的教堂建築,或許讀者多少也有些頭緒,是的,筆者也是一位基督徒,也曾有穩定上教會。雖然有些唐突,今天既然是平安夜,想要與大家分享聖誕前夕與將臨期的內容,讓大家對基督教的傳統禮儀和節日有一些認識,或許對宗教多一份了解也會隨之產生興趣?

將臨期(Advent)

根據基督教刊物《靈命日糧》(Our Daily Bread)[1]的描述,將臨期(或稱降臨期/待降節)是基督教會的重要節期,是為了慶祝耶穌聖誕前的準備期與等待期,除了預備主耶穌基督的降生外,也再次提醒信徒,警醒期盼主在末世時第二次重臨世上。

將臨期的計算是由基督降生前起計四個星期日(或禮拜日)開始,以2021年為例,將臨期則是由20211118日起,至20211224日為止,然後1225日則是基督降生的聖誕節。教會會為這四個禮拜日定下主題,依次為「悔罪」、「等候」、「歡樂」,最後是「平安」。傳統上,教會會在第一個禮拜日擺放將臨花環(Advent Wreath)作為象徵,花環內有四枝蠟燭,第一個禮拜日時點燃第一枝,第二個禮拜日點燃第二支,如此類推,第四個禮拜日點完全部蠟燭,藉此提醒基督降生的日子逐漸接近,也幫助信徒重新省思基督降生的意義並懇切期盼基督再來。

聖誕前夕/平安夜(Christmas Eve)

聖誕前夕顧名思義就是主耶穌基督降生前的晚上,中文語系一般會稱為平安夜。雖說如此,再看聖經,平安夜其實一點也不平安。

按照《聖經》《馬太福音》第二章[2]的記載,有幾位博士從東方而來,到了耶路撒冷,就問當時執政的希律王,那生下來作猶太人的王在哪裏?我們在東方看見他的星,特來拜他。對希律王而言實在是一個不太好笑的笑話,因當時希律便是當政的猶太人王,然後希律便召集了宗教人士得知基督耶穌將要出生在伯利恆城,囑咐博士們找到後報訊予他,好去拜這位嬰孩。其實希律真正的目的是要除去基督耶穌。

其後博士找到基督耶穌,獻上禮物後就從別的路離開,沒有回報希律。而基督耶穌的父母也聽從天使的傳訊逃到埃及。希律見博士沒有回來,又因君權受威脅而充滿不安,竟下令將伯利恆城及附近兩歲以下的嬰孩盡皆屠殺。

以上就是將臨期與聖誕前夕的來由,小小的分享希望能讓各位再次認識基督教裡的節日及禮儀。

雖然筆者的教會不怎麼慶祝傳統的教會節期,但筆者對於節期禮儀還是感到嚮往的,例如在將臨期的四個禮拜日期間,看著蠟燭依次依序的點燃起來,相信更能幫助自己反思信仰,省思己身。也許不少人,包括某些信徒,對於禮儀一詞第一印象都是刻板沉悶,表現抗拒,筆者則認為各種面向都有其可取之處,信仰的體現除了在信徒生活、行為表現上,同樣透過教堂建築、教會禮儀上體現,例如教會一直傳承的守主餐,也有每年聖誕節期的報佳音,這些禮儀和活動皆是一種象徵,讓人聯想到基督宗教。由此筆者對於教會傳統、禮儀等並不反感和抗拒,只要這一切都成為一種好的媒介,引領信徒反思信仰,省悟自身,實在也是好事。當然,現在教會的發展也很多元化,有些專注點也有所不同,最重要是選適合自己認識、反思信仰的地方和媒介,也不用強逼自己去接受難以融入的處境。

回到現今的時刻,新冠肺炎仍然持續肆虐全球,近日變種病毒也是來勢洶洶,彷彿呼應基督耶穌出生的前夕,也是一個不怎麼平安的平安夜。深切盼望基督降生帶來的福音,能夠成為各位的安慰與盼望。謹以《聖經》《馬太福音》裡的一節,第一章二十三節與各位互勉,預祝聖誕快樂!

「說:『必有童女懷孕生子;人要稱他的名為以馬內利。(以馬內利翻出來就是神與我們同在。)』」[3]


[1] 資料來源:https://traditional-odb.org/advent-2017/

[2] 《聖經》《馬太福音》第二章第一至第二十三節

[3] 《聖經》《馬太福音》第一章第二十三節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夜月映人 的頭像
    夜月映人

    友你讀

    夜月映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